再来一点理论

  • 再来一点理论
理论 30.03.2025

再谈一些理论


一旦我们在仓库管理系统(WMS)中接到一个发货订单,我们就需要挑选(并可能需要打包)相应的商品。

现在让我们来看下面这张图:

这张图展示了主要的仓库流程:

  1. 接收货物 — 我们之前已经讨论过这个步骤。
  2. 货物上架 — 将货物放置在储存架上。之前也已经讨论过。
  3. 拣选 — 这个步骤出现在我们有具体订单的时候。仓库工作人员必须从货架上拣选商品,并为发货做准备。
  4. 分拣 — 当一次性拣选多个订单时,就需要这个过程。在这个阶段,将总批量的货物按个别订单进行分拣。我们稍后会详细解释这个过程。
  5. 打包 — 如果订单需要打包(例如装入箱子或袋子),此过程将处理它。
  6. 贴标 — 如果订单需要为配送服务准备(称重、测量、贴上运输标签等),则会增加这一步。
  7. 发货 — 最后,我们将准备好的订单发给客户、配送服务或运输公司。

简而言之,情况正是这样。

这里需要明白的是,所有这些都是模块化过程。你可以构建一个适合你特定仓库的工作流程。并不是每个仓库、场景或业务都需要所有的这些过程。

例如,如果你有一个小仓库,批量发货,并且只有少数几个供应商——你可能不需要进行分拣、包装或贴标。只有拣选和发货可能就足够了。

我不会在这里讨论每一个可能的场景——因为实在是太多了——但希望这个想法已经很清楚了。现在让我们逐个看看每个过程模块,弄清楚你何时需要它们——以及何时不需要。